提要文摘: | 研究的主体内容划分为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 回顾了分权趋势下的政府间财政分权关系变迁的基础理论。分析了当前国际上主要的联邦制国家和单一制国家的政府间财政分权关系体系架构, 对其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税收收入划分、转移支付体系和政府债务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依次比较。在第二部分, 重点阐述了基于国家治理的政府间财政分权关系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在第三部分, 根据前面章节界定的政府间财政分权关系运行机理及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特殊性, 重新构建了以财力划分为准则的财政分权指标, 并以空间分析为视角, 实证研究了国家治理论下中国省际分权的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并从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角度, 对财政分权本身是否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路径依赖”关系给出实证支持。在第四部分, 重点借助前文构建的几类财政分权指标通过门限面板模型实证估计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最优财政分权水平, 估计结果发现发达地区的自主型分权和综合型已经接近或达到最优分权水平, 而财力型分权不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多数都远远超出最优分权门限值, 说明分权已经落入不利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区间, 并以此给出未来政策调整的客观依据。在第五部分, 重点探讨了新一轮分权改革的方向与重点, 强调从国家治理的导向切入以政府间事权划分调整推动“支出责任-财力-财权”序贯改革; 省以下分税制改革扩围及地方主体税种的可能性; 推动“压力型”分权体制向“倒逼型”分权体制探索转型是三个未来主要的改革重点。以此推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的自我完善和修葺。 |